本周要闻回顾:供需改善及强化市值管理,煤炭双逻辑攻守兼备

  本周动力煤CCTD报价777元,秦港平仓价报价767元,已经临界港口年度长协上限770元的临界值,我们认为后续政策面和基本面的变化,有望使煤价止跌甚至企稳反弹:(1)年度长协履约情况:如真大幅跌破770元,那么煤企显然会有自救行为,如限产保价,且当前临近年底12月下旬,往往煤企完成生产任务会停产,当前从晋陕蒙开工率来看,已经开始明显下降;再回顾山西省2024年的减产行为,我们认为是在囚徒困境中做出的煤价自保行为。(2)年度长协体制的维护:自2017年开始构建的年度长协煤机制是卓有成效的,政策也一直在向“煤电双方的盈利平衡”而努力,而不是“煤和电的顾此失彼”,那么煤和电之间是存在盈利均分的平衡点,价格也会出现止跌企稳。(3)煤电价格联动的机制:电厂历年就不是天然的空头,尤其是政策出台的303号文和1439号文,共同构筑了“保煤价即是保电价”的导向,而触发点位恰恰是770元。(4)疆煤外运,运输成本的刚性,使疆煤出疆存在着盈亏线,快速下跌煤价会触发疆煤发运量的减少,从而减少内地煤炭供给。(5)煤油价格联动,我们梳理测算,70美金布油和800港口煤价做烯烃是对等的,当前73美金原油而770煤价,煤化工成本优势明显。2024年煤化工的增量是显著的,前10月同比+16.4%,非电煤对整体煤价的作用愈发显著。回溯2023年6月,秦港平仓价跌至759元后,迅速回升至770之上,那时也看到了上述政策面和基本面的变化,尤其是煤炭和电企均处于了保煤价的同一利益出发点,预计历史也有望重演,煤价有望止跌甚至企稳反弹。本周煤炭基本面利多变化:沿海八省电厂日耗222万吨,环比+0.54%,沿海八省电厂库存3534.5万吨,环比-0.38%,库存可用天数15.9天,环比-1.24%;晋陕蒙三省煤矿开工率均环比下降,综合开率环比-0.8pct。本周政策面利多变化:国务院国资委近日印发《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》,明确国务院国资委将加强对中央企业市值管理工作的跟踪指导,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,此举有望进一步推动央企市值管理工作,煤企作为国资重地,分红、回购及增持等有利市值管理的措施有望进一步强化,板块估值支撑有望加强,破净股更成为价值洼地,如央企上市公司【上海能源】;此外市值管理也有望对地方国有企业带来指导和释放效应,已知各省也在陆续推进中,多家公司也开始公布股东增持和上市公司回购等方案。

  投资逻辑:煤炭黄金时代2.0,煤炭核心价值资产有望再起

  煤炭股红利投资逻辑:当前国内经济运行偏弱,海外面临特朗普上台之后关税政策的打压,美国处于降息周期且国内利率也进入下行通道,市场股票投资更契合防御型的配置,此外保险资金已在11月底完成考核,当前已开始新的布局期,煤炭等红利板块且国资背景风险小,有望成为险资布局的首选方向。煤炭股周期弹性投资逻辑:当前无论动力煤还是炼焦煤价格均处于低位,随着供需基本面的持续改善,两类煤种有望企稳反弹,其中动力煤存在区间内弹性而炼焦煤是完全弹性;当前宏观政策已表现力度很大,市场更期待政策落地后反映在需求上的真实效果,2025年“两会”之后,政策方案落实以及开春施工季的来临,煤炭的需求和价格均有望体现出向上趋势,煤炭股周期属性将显现。煤炭板块有望迎来重新布局的起点:一是宏观政策利多和资本市场支持力度。9月24日以来,高层持续出台稳增长政策,降准降息,且加大房地产的支持政策,力度和密集程度高于以往,且强化对资本市场的重视和政策支持;二是高分红且多分红已成趋势。2024年以来多家上市煤企公告中期分红方案(兖矿能源/陕西煤业/电投能源/冀中能源/上海能源/中煤能源/辽宁能源),凸显2024年市值管理改革对央国企分红政策的促进作用;煤炭板块作为国资重地,已经积极响应政策号召,且有从央企向地方国企推开之势,未来分红比例及频次均有望持续提升,煤炭板块高分红高股息投资价值更加凸显。三是产业资本入局预示行情底部来临。2024年下半年以来,广汇能源、兖矿能源、平煤股份、淮北矿业等相继披露股东增持和上市公司回购方案,或预示产业资本认可当前为板块价值底部,且增持成本显著低于一级市场购买或二级资产注入,复盘历史股东增持后市场表现,后续股价上行概率或明显提高。四主线精选煤炭个股将获得超额收益:主线一,周期弹性逻辑:冶金煤弹性受益标的【平煤股份、淮北矿业、潞安环能、山西焦煤】,动力煤弹性受益标的【广汇能源、兖矿能源、晋控煤业、山煤国际】;主线二,稳健红利逻辑:高股息及潜力受益标的【中国神华、中煤能源、陕西煤业、新集能源】;主线三,破净股(PB<1)修复逻辑受益标的【上海能源(0.9)、永泰能源(0.9)、甘肃能化(0.9)、兰花科创(0.8)】;主线四,民企信用资质修复逻辑受益标的【广汇能源、永泰能源】。

  风险提示:经济增速下行风险,供需错配风险,可再生能源加速替代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