报告要点:
关税冲突下食饮板块显韧性,持续扩大内需
1)关税冲突背景下,食饮板块显韧性。外部贸易政策波动的背景下,食饮板块内需属性强,头部企业业绩表现韧性,具备配置价值。4月3日至4月11日,SW食饮指数上涨1.47%,在31个SW行业指数中排名第3,跑赢上证指数4.81pct,跑赢深证成指7.93pct,跑赢沪深300指数4.92pct。截至4月11日,SW食品饮料板块共有41家上市公司披露24年年报,已披露公司总营收合计同比+6.3%,归母净利合计同比+9.8%;其中9家收入超百亿,16家收入超50亿(含超百亿);10家总营收增速超10%,16家归母净利增速超10%。
2)扩大内需、提振消费重要性进一步凸显。大力提振消费、提高投资效益,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是2025年我国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。年初至今,各部门已发布《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(2025—2027年)》《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》等多轮政策,后续扩大内需政策举措有望持续推出,带动食品饮料消费。2025年前2个月,粮油、食品、饮料、烟酒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8.7%,高于4.0%的社零整体增速。
关税调整对食饮行业成本影响可控
1)调味品:我国进口大豆主要作饲料用,且对美国进口大豆的依赖持续降低,2024年美豆进口量约占进口总量的21%,较2017年下降约13个百分点;目前为大豆采购淡季,短期看,进口关税提高后,情绪等因素影响下我国大豆价格出现短期上行,但整体影响有限且可控;头部调味品企业以国产非转基因大豆为核心原料,且多利用自建基地、定向定点采购等方式锁定供应,尽管短期进口大豆价格上涨传导至国产豆价,但企业可通过良好的供应链管理能力较好地平抑价格波动。
2)乳品:当前我国生鲜乳处于阶段性供大于求区间,价格低位运行,4月4日生鲜乳主产区平均价3.07元/公斤,同比-11.8%,较前一周环比-0.3%;豆粕是奶牛重要的蛋白饲料来源之一,蛋白饲料成本占奶牛养殖成本约18%,后续豆粕价格上行或在一定程度加速上游牧场产能出清,供需格局改善。
3)肉制品及食品加工:我国猪肉消费总量中,约4%来源于进口,2024年自美国进口的猪肉占进口总量的约18%,占猪肉消费总量比重极低;同样的,2024年我国鸡肉进口量占国内禽类总产量比重约4%,其中自美进口鸡肉仅占鸡肉进口总量的约11%,2025年前2个月该比例已降至约6%。
投资建议
在关税冲突与扩大内需共振的背景下,食品饮料行业的防御属性凸显。白酒方面,去库存、稳渠道、促消费是白酒行业主线,2025年合理降速成为行业共识,当前主要酒企渠道库存已降至合理水平,随着政策的不断发力和消费场景的改善,白酒需求有望温和恢复,建议关注护城河宽阔,品牌、渠道力领先,韧性强的高端酒企,如贵州茅台、五粮液、泸州老窖,以及竞争格局较好、势能向上的区域领先酒企。大众品方面,乳业上游供给端产能去化有望加速,原奶价格后续有望企稳回升,龙头乳企韧性较强;休闲零食、能量饮料等细分赛道景气度高;餐饮供应链逐渐修复;啤酒消费旺季将至。建议关注伊利股份、新乳业、青岛啤酒、重庆啤酒、东鹏饮料、三只松鼠、海天味业等。
风险提示
需求恢复不及预期风险、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、食品安全风险。
2、如遇本站资源无法下载、无法查看,请计时联系我们,站长将第一时间修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