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 药 行 业 观 点

  1. 减重领域风云变幻,差异化布局创造更多合作可能

  据《 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》 预测, 2025年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将进入全球药品销售额的前十,若累计减重+降糖适应症,其销售额将超过排名第一的Keytruda,单品年销售额超300亿美元。减重降糖领域是国际大企业重点竞争领域,而且双靶点、多靶点GLP-1展示更强的临床效果,口服GLP-1也在不断突破,提供更多市场机遇。中国创新药也积极参与到减重领域的研发当中,差异化的研发思路,为全球合作创造更多可能。 2024年12月18日,瀚森制药与默沙东达成了关于口服小分子GLP-1 HS-10535的全球独家授权协议,首付款 1.12 亿美元,里程碑付款最高达 19 亿美元。除瀚森制药之外,国内布局GLP-1口服的创新药企业还有恒瑞医药HRS-7535、甘李药业GZR18片、华东医药HDM1002片和信立泰SAL0112片等。对于双靶点GLP-1注射剂,随着研发布局企业的增加,国内创新药品种也主动寻求上更有效的临床证据, 12月12日甘李药业创新型GLP-1RA双周制剂GZR18注射液获得FDA的Ⅱ期临床试验的批准,该临床试验直接选择替尔泊肽做头对头。与GLP-1协同也是减重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,并且国内企业也率先布局, 包括THRβ受体激动剂、 Act RIIA等脂肪和肌肉代谢靶点。

  2. 关注国际临床会议中的中国企业,授权出海机遇众多

  美国时间12月7日-10日,第66届美国血液学会( ASH)年会如期举行,有超过70篇中国研究入选口头汇报,近500篇入选壁报展示,覆盖急性髓系白血病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、淋巴瘤、多发性骨髓瘤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、造血干细胞移植等血液学领域。近年来,中国创新药的临床数据陆续在美国癌症研究协会( AACR)、美国临床肿瘤学会( ASCO)、欧洲肿瘤内科学会( ESMO)等国际临床会议上发布,吸引全球创新药企的关注,并为出海授权交易创造机遇。 根据医药魔方统计, 2024年Q1~Q3中国license-out交易共73笔,去年同期62笔,披露交易金额达336亿美元,同比增加100%。国产创新药已逐步从过去的me-too模式逐步向Best in class( BIC)和First in class (FIC)升级,而且通过出海授权获得资金已经超过资本市场融资总金额,新的创新投资驱动循环已经形成,再进一步助推医药的产业升级。 2024年NewCo等新模式不断涌现,为海外市场经营不足的国内创新药企业提供了一种更为新的探索,也突破了海外有限的头部MNC的瓶颈,增加了对外合作的机遇。随着更多创新成果的展示, 2025年我们认为创新药出海将继续加速。

  3 . 关注医保谈判结果的执行, 为医药产业注入新增量

  2024年医保目录已正式落地,谈判/竞价环节共有117种目录外药品参加,其中89种谈判/竞价成功,成功率76%、平均降价63%,总体与2023年基本相当。目录新增药品中,国内企业的有65种,占比超过了70%。通过谈判机制,医保已累计将835种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目录,并在协议期内累计为谈判药品支付已超过3500亿元,医保的持续扩容为医药产业的持续发展注入新增量。本轮医保谈判《 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》 后的首次国家医保谈判,谈判的目的不仅仅是提高药品的可及性,平衡医保的收支,还要支持企业的创新发展。值得注意的是本轮医保谈判还纳入了多种新技术路线、新获批上市药品,如PD-1/VEGFA双抗、 PD-1/PD-L1单抗等。根据医保局统计,此次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新增的91种药品中, 90种为5年内新上市品种。其中, 38种是“全球新”的创新药,无论比例还是绝对数量,都创历年新高。按照国家医保局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提出的新要求:定点医疗机构原则上应于2025年2月底前召开药事会,根据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及时调整本机构用药目录。根据医药魔方统计,截至2024年Q3,除西藏之外, 2023版谈判品种配备率达到均超过50%,广东,北京等核心市场,配备率均超过了80%,较之前已有大幅进步,预计2024年医保谈判品种的配备速度将进一步提升。

  4 . 医保协同支持商业健康险发展,拓宽创新药的价值天花板

  11月初,国家医保局召开医保平台数据赋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座谈会,探讨了医保与健康险协同发展模式,同步结算等支持政策有望陆续探索落地。 2025年医保的重点工作包括探索创新药的多元支付机制,支持引导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及时将创新药品纳入报销范围,研究探索形成丙类药品目录,并逐步扩大至其他符合条件的商业健康保险。 2022年,我国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8653亿元,赔付支出3600亿元,赔付率仅为41.6%,而同期基本医疗保险基金(含生育保险)总支出24431.72亿元,两者差距巨大而且医保覆盖人群广阔。在新药的医保谈判中,医保局作为单一最大的购买方,占据市场的主动,也是影响国内上市创新药价值的重要因素,医保的支付能力也制约着国内创新价值的天花板。在医保大数据赋能的基础上,商保的核保成本将大幅降低,定位更为精准的商业保险将吸引更多客户投保,持续壮大商保的基金池。商保和医保的差异化保障定位和市场化的运作模式,未来在创新药械的定价上将更具备主动性。从保险筹资能增加到赔付率提高,到形成足够强的赔付能力,需要经历产品的不断优化探索,更需要居民保险意识的持续提高,改革探索的时间虽然长,但目前医保部门的作为全国最大健康支付数据平台,可协调卫生系统和居民企业的一致配合,商业健康险形成新支付体系值得期待。

  5 .零售药房出清加速,龙头受益集中度提升

  2024年是零售药店出清的转折点,从Q3零售药店上市公司的新开和并购门店数量来看,新增门店速度已显著下降。根据第一药店财智数据, 2024年Q3关店总数达到9545家,环比Q2持续提升, 同时新增门店也快速下滑,预计2024年Q4,关店和开店将逐步达到平衡。从政策监管来看,医保追溯码推广加速,将有效整治非规范操作,进一步加速行业出清。到2025年全国零售药房门店总数将下滑,预计下滑幅度超过10%,有效减少市场无效供应,对于竞争胜出的龙头企业客流量有望回升,单店盈利将改善。随着行业集中度提升,龙头连锁药房有望最先获得客流量的回升,提升经营效益。 从品类趋势看,统筹政策放宽和创新药加速商业化,零售药房的增量价值也会逐步凸显,根据中康数据, 1-10月处方药销售规模占比达56.7%,规模同比增长2.8%,显著高于OTC和其他品类增长,而且处方药增长是线下客流量下降背景下实现的。 零售药店作为健康服务的终端,拥有大量的优质的药师储备,能高效快速服务大众,随着处方药比重提高,其商业化价值有望重估。

  6. 已进入流感的高发时刻,呼吸道检测B2C市场持续发展

  进入12月份,全国气温有明显降低,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风险增加,根据流感监测周报2024 年第 50 周( 2024年 12 月9日-2024 年12 月15日),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 ILI%为 4%,高于前一周水平( 3.6%),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 ILI%为5.4%,高于前一周水平( 4.7%)。全国共报告 114 起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,流感药物搜索大幅提升,目前已进入流感的高发时刻。在冬季流行的呼吸道病原体中,流感已经是哨点医院门诊阳性率的第一位,但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仍居第二位,肺炎支原体感染率更高。对比2023~2024年流感季, 2024~2025年流感季的阳性率整体较低,但送检率提升是推动呼吸道检测市场发展的更核心因素,即使2024~2025年流感样病例低于2023-2024年,市场仍将保持稳定增长。对于呼吸道检测的B2C等新市场,经过2023年的初步尝试和积极反馈,居民的认知会逐步强化, POCT快检与核酸上门检测有望进一步得到推广

  医药推选及选股推荐思路

  新版医保目录落地执行、 医保预付金制度推进、 协同商保发展, 医保对医药产业的新增量逐步展现, 政策预期逐步转向正面, 创新药出海进入收获期, 维持医药行业“ 推荐” 的评级, 具体的推选方向和选股思路如下:

  1) 关注最新临床数据发布和潜在BD机遇, 推荐【 康希诺】 , 【 益方生物】 , 关注【 科济药业-B】 。

  2) 减重领域差异化布局和对外合作出海, 推荐【 众生药业】 , 关注【 甘李药业】 、 【 博瑞医药】 、 【 歌礼制药-B】 、 【 来凯医药-B】 。

  3) 2024年版医保目录执行落地, 新进目录产品的销售放量, 推荐【 上海谊众】 和【 信立泰】 、 建议关注【 海思科】 、 【 云顶新耀-B】 。

  4) 透皮贴剂注册审批要求变化, 进入壁垒提高, 龙头企业市场地位进一步稳固, 推荐【 九典制药】 。

  5) 流感高峰到来, 呼吸道检测旺季到来, 推荐【 英诺特】 和【 圣湘生物】 。

  6) 家庭医疗器械终端库存清理, 销售恢复, 推荐【 美好医疗】 , 关注【 鱼跃医疗】 、 【 可孚医疗】 。

  7) AI、 量子计算等新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, 推荐【 祥生医疗】 、 建议关注【 金域医学】 、 【 润达医疗】 、 【 晶泰控股-P】 。

  8) 海外肿瘤早筛产品进入支付系统后, 推广加速, 企业经营改善, 建议关注【 Guardant Health】 和【 GRAIL】 ;

  9) 商保、 长护险发展, 支持民营医疗服务, 尤其是医养结合服务的发展, 建议关注【 新里程】 、 【 信邦制药】 。

  10) 海外投融资改善, 生物安全法案年内落地无望, 建议关注【 凯莱英】 、 【 益诺思】 、 【 药明康德】 、 【 药明生物】

  风 险 提 示

  1.研发失败或无法产业化的风险

  医药生物技术壁垒高,研发失败可能导致不能按计划开发出新产品,无法产业化。

  2.销售不及预期风险

  因营销策略不能适应市场、学术推广不充分等因素影响,导致销售不及预期。

  3.竞争加剧风险

  如有多个同种产品已上市,或即将有多个产品陆续上市,市场竞争激烈。

  4.政策性风险

  医药生物是受高监管的行业,任何行业政策调整都可能对公司产生影响。

  5.推荐公司业绩不及预期风险